首页 > 政策导航 >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实施意见 (甬政办发〔2018〕18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实施意见 (甬政办发〔2018〕1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指导意见》(国测国发〔2017〕8号)、《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7〕149号)精神,持续对全市地理国情的现状和变化进行监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常态化的地理国情保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决策管理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形成监测能力、因地制宜监测、发挥监测作用为主线,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准确把握市情市力为核心,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为目标,促进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二)总体目标。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建立地理国情监测体制机制,健全监测业务体系,对全市陆域范围地理国情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加强科技引领,确保监测成果准确可靠;开展地理国情综合评价,深化信息挖掘,推进监测成果为全市重大战略和规划制定、宏观政策研究、空间规划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统计、自然灾害预警等提供保障。
二、 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布局,结合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确定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和内容,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出规律性、趋势性、前瞻性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监测成果发挥效用。
(二)坚持统筹协同。建立顺畅、有效的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协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推进监测成果与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信息的深度融合。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坚持科技创新。创新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创新,加强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科技成果引进、吸收与应用,加强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地理国情监测服务能力。
(四)坚持应用为本。着力做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维护,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和成果编研,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名城名都、海洋经济强市及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深化监测成果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和建设、重大工程实施等领域的应用,强化监测成果的实用性。
三、 主要任务
(一)建立地理国情监测体制机制。建立全市目标统一、市县统筹、协同有序、分工明确的地理国情监测管理体系,制订《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办法》,规范地理国情监测活动。组织编制地理国情监测规划和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年度计划,确保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宁波市基础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目录》,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标准,构建地理国情指标体系。基于市云计算中心和时空信息云平台,完善监测产品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其他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二)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深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对全市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地表沉降、围填海、城市建成区及其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进行每年一次的高精度监测。加强对建(构)筑物的自然形态和属性要素监测,逐步扩大监测的范围、内容和频度,2019年底前实现全市域覆盖和实时监测,并实现与国土资源、住建、综治、综合执法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建(构)筑物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信息库。实时监测城区低洼地段和道路易积水区,发挥预警作用。要利用基础性监测成果,重点围绕海洋经济强市、海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综合执法等城市管理和治理需要,按需推进专题性监测工作。[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其他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三)加强地理国情大数据建设。加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和众源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力度,加强与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深度融合,建立与城管、住建、交通、气象、水利、林业、农业、海洋资源、地质与矿产资源等数据的关联,形成面向地理空间应用的专题数据。完善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地理空间应用数据产品,充分发挥地理国情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其他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四)加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分析与发布。融合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信息,开展对地理国情信息的综合统计分析。深入研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揭示综合反映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协调程度、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规律性特征,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扎实有据的判断和政策建议,形成地理国情蓝皮书、白皮书、专题分析评价报告等成果,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定时编制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目录并实行动态更新,依法编制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公报,适时向社会公布。[责任部门:市规划局、市统计局、其他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五)拓展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应用领域
1.促进监测成果市场化应用。强化地理监测成果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开放,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充分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开展社会化应用和增值服务,开发出版多样化、大众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产品。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开发以地理国情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积极培育地理信息文化产品消费市场。推进地理国情信息与时空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为资源管理、商业决策、设施运维提供空间支撑,培育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业态。[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
2.推进监测成果部门业务化应用。要基于地理国情大数据建立精细化、智能化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的变化情况、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实现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及分析评估,为城乡发展提供决策支撑。积极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基础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综合执法、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高精度、高可信的遥感数据,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和重要生态保护区范围的监测标准,逐步建立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利用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公益林占用、河流占用等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监测,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标准。[责任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3.深化监测成果宏观决策应用。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获取全市陆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生态变化、城镇扩张等各种地理国情信息要素,加强信息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内在关系、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综合、客观、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支持,促进管理决策的空间化和科学化。[责任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六)着力提升地理国情监测能力。提升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利用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系统,推进移动雷达测量系统、干涉雷达、红外成像、多角度倾斜航空摄影系统等应用,构建全市全天候“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地理国情信息快速获取、处理、挖掘分析与服务体系。研究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等新技术与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深度融合,突破多源异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融合处理、智能化分析和深度挖掘等关键技术,构建集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个性化应用、泛在化服务和常态化发布于一体的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和业务流平台,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市级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地理国情监测,促进监测成果的广泛应用。各区县(市)政府要积极行动,组织实施好本区域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地理国情监测的稳定投入机制。[责任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二)深化科技创新。支持科研院校和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设立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机构,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理论和科学研究,培养地理国情监测人才。加大地理国情监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力度,培养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在市内企事业单位设立学生实习基地,培养高端人才。[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
(三)加强舆论宣传。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地理国情监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好地理国情信息的准确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社会公众了解地理国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形成良好的地理国情监测氛围。[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各区县(市)政府]
(四)加强督促检查。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区县(市)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指导,并对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各区县(市)政府要及时汇报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责任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市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2月11日